在众多的乒乓技术中,有一个技术被不同程度使用,但介绍甚少,甚至在的乒乓球技术书籍中,也难得找见它的踪影,那就是乒乓球的反手弹击技术。
乒乓球的反手弹击技术中,在直拍和横拍中都被使用,因此又称直拍反弹技术和横拍反弹技术。自己是直板,所以只介绍直板反手弹球技术。
单面直板的反手弹击技术,是过去的传统和正规的动作,它利用手腕、手臂、腰部的协调作用,将球快速打入对方球台,是一种进攻性的打法,具有较大杀伤力。有爱好者将直板反手正面弹球分为台内抖弹、中路加力弹和侧切弹。
台内抖弹:类似于快点,用手腕发力抖动弹球的中下部,不过比快点速度更快,更狠。
中路球加力弹:引拍动作大且类似加力推,不过是偏正手的身前引拍,挥拍时从中路偏正手位置向前猛烈弹击。除了很转的弧圈球以外,基本上什么球都可以发力弹击。
很少人用的侧切弹:与加力弹引拍动作近似,不过拍面略后仰,从侧面发力猛烈切击球的侧中部或者侧下部,对付偏长的下旋球,甚至一般的前冲弧圈都可以,弹切过去的球剧烈侧旋,速度也快,非常难回接。
直板单面的反手弹击,是用正手那面来反手弹击,不是直拍横打的弹击.老直板正手可以快点,其实反手也可以点。快点是比较温柔的直板台内攻,再加狠一点,就是台内抖弹,中路球和正手球甚至可以接近横板弹击的效果。但是真正让两大核心实现串联的,是很多爱好者往往忽视的'腰部'。用同样的手腕动作,引拍和发力上借鉴一下加力推的动作要领,打出来的就是极凶狠的侧切弹,以前有部分人用,可惜没推广。
网名棍棍说他亲见的侧切弹老手,接发球可以直接弹,基本不吃转,中路、正反手都没问题。相持可直接弹对方的推挤、平球,甚至不太转的前冲,板板都是侧下旋重炮。
有人将直板弹击比作是筷子夹肉,用手腕猛地一抖,再将臂力和腰力用上,那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也有人认为弹击时引拍比加力弹偏后点,弹时握拍要紧,不能甩。相当于“围”式推挡的强化,带一定的上侧旋,比单纯的弹稳,而且凶悍度不减。和过去的反手攻威力应该差不多,但引拍位置不同(反手攻引拍在身左,侧切弹引拍在身中或偏右点)。
1、快搓比慢搓旋转要弱。
出自教科书。理由似乎是慢搓磨擦的充分。但在胶皮海绵越来越好的今天,仅靠小动作的台内球,并不遵循这一规则。情况似乎还是相反的。
2、拉弧圈时,擦球越薄,球越转。
见于某部教科书。受其害的爱好者之多,之广,之深,让人无语。
3、高吊比前冲旋转要强。
也是教科书中的理论。其实二者都是在转上下功夫。前冲弧圈的速度也是靠摩擦得到的。二者的区别就是力在向前和向上的分配上不一样。但力都是用在了加转上。这是一条没有经过检验的‘想当然’的结论。
4、拉弧圈时甩手腕会不稳定。
见于某些书籍和一些人士。甩手腕是一个加转的动作。我认为球的上旋越强,球越稳定。尤其是反手位,甩手腕会弥补因为反手位身体的限制而造成的摩擦球不充分。至于稳不稳定,看你力向上和向前的分配合不合理。
5、反手弧圈力量小于正手,但稳定性比正手好。
经常出自某些人士的口中。错误的是后半句。如果能专门对此作一个统计,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真实情况是相反的。理由很简单:转则稳。
6、如遇强烈下旋,拍形可稍后仰,触球中下部。
各处都能见到这个理论的影子,如果他指正胶,没问题。但可惜好多都是见于弧圈球的动作描述中。如果有人能照着这个动作高质量的拉起强烈下旋,我佩服。
7、拉直线比拉斜线难度大。因为斜线长,容易上台。
见于某些解说员的语录。不知他从哪里得到'拉直线比拉斜线难度大'这个论断,然后又靠自己的推理得出理由'斜线长,容易上台'。真是太不负责任的想当然的东西。
8、侧拉是王浩首先使用的。
这句话频繁的被解说员说出,让不少国人自豪。但这项技术从理论上来说并不难想到,技术难度也不大。横板出现这么长时间,做梦也梦出来了。老天爷干嘛非要中国的王浩来首先发明使用!
拉好下旋球:拉冲下旋球是直板反胶基础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时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外,要特别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在击球的瞬间是用手腕去摩擦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时还要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再加上一定的撞击。就是人们常说的又摩又打。拉冲下旋球旋转弱的来球要连摩擦带撞击,撞击可稍大于摩擦。拉冲下旋球旋转强的来球必须用力摩擦击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来球的旋转。在击球的瞬间要特别注意击球时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靠力量去硬碰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球”,尽量让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经常这样训练拉球,你对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拉球就会越来越有数,慢慢达到运用自如。训练的方法,在没有多球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拉球一方发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让对方搓长球到侧身位,然后发力拉冲这个球。拉球时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冲,不要考虑下一板球对方是否能够防过来。3、加强击球爆发力在乒乓球项目中,力量与速度是相互结合的,力量能够产生速度,力量是加快速度的根本,力量的大小也需要借助速度来体现。要的就是让你防不过来。经常这样训练,你的拉球力量一定会提高。在有多球的条件下,可让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侧身位,发力拉冲这种球。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乒乓球馆发球机公司的双蛇体育于2025/5/4 13:28:2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hai.mf1288.com/shuangshe-285987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