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腰腿的力量传递至手上,肩关节是传输的关键部位,在这个环节连贯、不脱节就成功了。要求做到锁住肩关节,也就是说把大臂和上体连成整体,以腰带臂,使下肢力量顺利传导至手臂,然后触球点小臂快收击球,注意拍型的控制,这就完成了力量的传递。所以说,传递力量的关键是肩关节能否固定住,肩关节松了,腰腿力量在这里就分散了,就会造成你说的甩大臂动作,这就把下肢的力量化解掉了,变成靠手臂的力量击球,结果自然是击球质量不好。李志国教练解答:1、拉球根据来球旋转调节引拍位置以及板形包括用力方向等,如是强下旋,通常右肩沉得较低,在下降初期触球,不转或上旋球则引拍稍高,以向前发力为主。原理如此,还需要你多多练习才能掌握。
发大力正手拉球时,经常拉漏,怎么办?
拉球时漏球,原因不尽相同,不外乎以下情况:拍形过于前倾,导致球拍在球的上方“擦肩而过”;迎前击球不够,没跟上,挥拍路径和球有距离,造成触不到球;挥拍方向偏差,向上多向前少,导致碰不到球。你可对照分析你是属于哪种情况,然后作相应调整即可。
通常是抬肘或挥拍过快,节奏可以稍慢一点,见球不要着急。
下蹲砍式发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橫拍发球方式,包括正、反侧砍发球两种。反砍发球要注意四点:
一、站位,离桌面端线的距离,要以球拍下砍不碰到端线为宜,步伐是左实右虚,左脚与球台中线对齐, 下蹲的高低,要使眼睛、球网上端、球台端线大约形成一条直线。
二、板面角度,(1)发侧上旋球时,拍面直立,角度大约在90度左右,并向右倾斜10度左右,否则易易砍漏。身体与球台的端线的夹角大约在40―50度左右;(2)发侧下旋球时,拍面后倾70―80度,身体与球台的端线的夹角大约在50―60度左右。
三、击球位置,是下蹲侧砍发球发上旋还是下旋的的关键,当发侧上旋球时,要以拍面的下半部位触球。当发侧下旋球时,要以拍面的上半部位触球。也就是用下面发上旋;用上面发下旋。或者说是拍子旋转的前期先触球是下旋;拍子旋转的后期再触球是上旋。
四、发力方式,当发侧上旋球时,手腕要向前、向外发力为主;当发侧下旋球时,手腕要向下、向外发力为主。五是要注意多多磨擦,少击大,以吃住磨擦为主。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长短球 发球机公司的双蛇体育于2025/3/27 23:43:57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hai.mf1288.com/shuangshe-2851357085.html
下一条:钛材高压反应釜厂来电垂询「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