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打用板头拧还是板身?
您好,相对来说,板头的力臂效果相对更好。能够发挥相当于鞭梢的作用,是力的集中体现。我们常说将力串到板头,就是这个意思。但拧拉击球时,要完成一个好球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身体迎前参与、击球部位、击球时机、放松与紧张的协调关系,发力方向板型等因素。更重要的还是要用心体会当时的感觉,然后记住这种感觉。这个拉半出台的技术要多练,因为很多球无论是对方发球或搓球或回球,出现半出台的几率还是很多的,这种球一定要多加旋转,并注意落点。
弧圈球发明于日本,也可以说是削球孕育了弧圈球。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有个大学生叫中西义治,在大学生的比赛中他总是输给横握球板,以削球打法为主的另一个大学生涩谷五郎。中西义治就尝试向上提拉,但这种方法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况且球的运行速度慢,弧线高,旋转弱,根本对削球打法的涩谷五郎构不成威胁,为此中西义治非常郁闷。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压住板,向前拉居然能把球拉过网,他喜不自禁,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弧圈球旋转的奥秘终于在比赛中大发异彩战胜了老对手涩谷五郎,从此人人模仿,弧圈球这项新技术在日本传播开了。反手发球,右脚稍前,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左侧。
正胶,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刘国梁也是采用这种类型胶皮。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就正面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击球时,身体和手臂要适当放松,击球时才会有瞬间的集中发力击球时,先有一定比例的撞击,再快速摩擦初期可以先练习下降初期,找到感觉后,逐步练习高点期的感觉。
打法上:正胶摩擦力较小制造旋转的能力较差,同时也不易吃旋转,但它的速度快、弧线低,并且有略带下沉的特点。而直板正胶打法的选手往往站位近台,击球速度快,并且台内球处理较灵活。
针对直板正胶的打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以上旋球为主,侧旋球为辅,少打下旋球;
2.以出台长球为主,偶尔变换节奏打台内短球;
3.推挡时以向前发力为主,略带摩擦;
4.对方进攻时,尽量退到中远台,以拉高调弧圈球反攻。
一、考虑自身打法类型
先考虑一下自己是什么打法,个人身体条件怎么样,尽量多参考周围球友的打法和所用配置,搞好关系借来体验两下,为直接。明确资金预算,为实际,总想一分钱买十分货,只能回家做梦。选择经典配置,为保险,都是些大浪淘啊淘剩下来的真金,即使不中,亦不远矣。近在練反手拉下旋感覺在觸球時增加手腕拍头往上去摩擦會進球,但出球弧线較低平,上檯率較差,手感還是沒有正手這麼好。
二、新手入门配置遵循什么原则
这跟小时候学使筷子差不多,普通竹筷就够了。用纯木,累积手感,锻炼发力。以中低价位为主,方便调整,换了不心疼。性能要,便于掌握各类基础技术,别有明显短板,也不要太快或太弹难以驾驭。走稳了再跑,跑快了再飞。
三、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必备装备有哪些?
闯荡乒坛,有个球拍重要,球拍大多是心爱之物,贸然借用并不礼貌。球,每次打球都和别人借球,会损害球品的。如果准备长期运动,并提升运动的品位和乐趣,必备品就多了,拍套、比赛T恤、短裤、球鞋、汗巾、护具,老球友们都会装在大背包里。器材派呢,会带上剪刀、胶水、滚胶棒、锉,过安检时可要小心。客观地说,即使是如今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发球机,它的出球与真人发出的多球也存在一定差异,毕竟发球机是个机器,出汗锻炼、巩固基本功没问题,玩起小球真功夫,发球机还是有些勉为其难。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全自动乒乓球发球机公司的双蛇体育于2025/2/25 19:40:0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hai.mf1288.com/shuangshe-284404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