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动作:用生胶反手的拍型要比反胶的上挺一些,主要是因为生胶击球下沉。击球时自下而上,向斜上方发力,发力要猛且要把力收住,否则击出的球不是下网就是飞。
弹打:是生胶反打的重要手段,由于生胶不大吃转,所以发到反手的上下旋球,弧旋球都可以弹打,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中部偏上,弹打时大拇指加力压拍,食指放松调整好拍型,这种球又快又沉很不好接。
磕:是生胶的一种偷袭和过渡手段,在来球很快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调整姿势,球拍相对固定,手腕绷住劲,用腕力将球磕出,要有一定的角度。
拧:生胶的拧比较难掌握,原因是生胶粘球不好,拧不好会使球又直又平,所以拧的时候要“吸”一下球,引拍时手向后稍收,包住球拧出。生胶拧好了球又短又沉,往往一击必杀。
1、拍形错误 拍形后仰过度,摩擦球太薄,球易在拍上打滑;拍形接近垂直,容易搓球下网;不能用固定一种角度的拍形去搓强度不一的下旋球。
2、搓球部位错误 不是搓球的后中下部
3、搓球时机错误 不是在球的下降前期搓球
4、不引拍搓球 搓球时不向后上引拍,没有用力距离
5、托球 拍后仰,直接把球往上托起来
6、搓侧旋 搓球时向右侧挥臂用力或向右侧上翻腕
7、直线搓球 搓球时直上直下,球容易下网。搓球时应该像“瓢状”一样,有一定的弧线。
8、手腕固定或只用手腕搓球 手腕固定太死,不能发挥手腕后加速用力的作用
9、上、下动作脱节,不能发挥下肢和身体的力量;搓球不到位,容易失误。
10、脚不移动搓球 搓球的准确性降低
11、不判断来球旋转强度搓球 不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是盲目的搓球,强度不一样,拍形也不一样,用力方向也有所不同。
3、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磨擦力,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发球
乒乓球的发球历来是不受对方干扰的主动性技术,它与发球抢攻相结合构成了直接、主动的得分手段。球发得好坏,也就是质量的高低,有以下三个判断标准:一是发球的旋转与速度,二是发球的落点,三是发球的弧线。
首先是乒乓球开球的旋转方式:乒乓球旋转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旋转主要有:上旋、下旋、左侧旋、右侧旋、左侧上旋、左侧下旋、右侧上旋、右侧下旋。 那我们就稍微提一下简单的上旋和下旋。
发上旋球时,球拍要用力向前上方移动,有个由下往上的提拍动作,摩擦球的中上部,把球击打出去。提拍速度越快,摩擦球的时间越长,球的回旋就越厉害。
那么下旋球呢,是旋转球里比较厉害的一种技术,对手碰到飞来的下旋球,球会随即改变方向朝下飞,从而得分。
发下旋球的方法是球拍使劲向前向下摩擦乒乓球,球的速度随着摩擦和击打的力度而增加。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长短球 乒乓球发球机厂商的双蛇体育于2025/8/19 8:34:4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hai.mf1288.com/shuangshe-288226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