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拍形错误 拍形后仰过度,摩擦球太薄,球易在拍上打滑;拍形接近垂直,容易搓球下网;不能用固定一种角度的拍形去搓强度不一的下旋球。
2、搓球部位错误 不是搓球的后中下部
3、搓球时机错误 不是在球的下降前期搓球
4、不引拍搓球 搓球时不向后上引拍,没有用力距离
5、托球 拍后仰,直接把球往上托起来
6、搓侧旋 搓球时向右侧挥臂用力或向右侧上翻腕
7、直线搓球 搓球时直上直下,球容易下网。搓球时应该像“瓢状”一样,有一定的弧线。
8、手腕固定或只用手腕搓球 手腕固定太死,不能发挥手腕后加速用力的作用
9、上、下动作脱节,不能发挥下肢和身体的力量;搓球不到位,容易失误。
10、脚不移动搓球 搓球的准确性降低
11、不判断来球旋转强度搓球 不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是盲目的搓球,强度不一样,拍形也不一样,用力方向也有所不同。
乒乓球 的握拍分为直握拍和横握拍,横握拍和直握拍相比较,横握拍比较简单,直握拍稍微复杂,不管哪种握拍方式,他们在乒乓球发展过程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握拍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打法类型和技术风格,都在世界乒坛上取得过有益的成绩.
横握球拍:板柄比较长,手掌张开,抓住拍柄,拇指和食指分别握在球拍的两侧,中指,无名指,小指握在板柄上面,虎口正中间和虎口正对,垂直。这是标准握法。
1.深握拍法,在标准握法的基础上,手在网球拍里面握,拇指放在拍柄球拍一端,接近中指,中指已经进入,无名指和小指握在板柄。优势在于发力球比较好!
2.浅握拍法,在标准握法的基础,沿拍柄向后,优势在于手腕比较灵活,是削球选手采用的一种握法。
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左脚比右脚向前半步,大约半脚距离,两膝微屈,后脚跟稍抬起一点。当来球时,手臂在腰和髋关节的带动下向后引拍,前臂和地面几乎平行,上臂和身体夹角在35度至40度之间,球拍稍前倾,拇指稍用力,食指放松,来球时在腰和在大臂的带动下向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撞击为主略带磨擦,前臂快速收缩,手腕有向前压的动作,击球后由于惯性原因,手臂挥至头的左侧,身体由右边移到左边,然后迅速还原准备第二板。6、要尽量在球同一部位的左、右或上、下接触球,发出不同旋转性质的球。
4、场地:乒乓球比赛的场区应不少于14米长,7米宽,4米高。应由0.75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并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规格高的正式赛区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16米。场地内放有球台、球网、球、挡板、裁判桌、裁判椅、计分器等。每张球台至少还要使用2台电子计分牌,决赛时使用4台。电子记分牌安放在乒乓球比赛场地两侧后面或四角,牌上有运动员的姓名、所属国家或地区、时间、各局比分等,使观众在看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的比分。击球时自下而上,向斜上方发力,发力要猛且要把力收住,否则击出的球不是下网就是飞。体育馆内还有一个所有观众都能看清楚的大电子显示屏,能同时显示所有球台比赛的有关信息。决赛或仅使用一张球台比赛时,裁判员使用话筒,以方便全场观众观看比赛。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训练型乒乓球发球机品牌的双蛇体育于2025/5/9 12:13:4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hai.mf1288.com/shuangshe-2861160199.html
上一条:威海凯马后车桥信赖推荐 九跃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