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在处理出台球时,一般采用反手拉的手段,那么在处理下旋和上旋时会有区别。
下旋球,球速相对稍慢,可以有时间做动作,由于是下旋球,一般好的击球时机是在下降初期或高点期比较好借力,击球时挥拍轨迹稍向上再向前。
针对上旋球时,球速较快,那么动作就相对要小一点,在来球的上升期去主动迎球借力击球,击球轨迹以向前挥拍为主。
简而言之,下旋球动作稍稍大一点,稍低,击球时可稍晚一点,开始练习时可以等下降初期,而上旋球,要迎前击球,动作要小,紧凑些。
一、注意站位,对于初学者来讲站位应远于推挡站位。站的远一点便于看清击球点与击球时间,可以保证充分的反手发力。建议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利于正反手转换方便,而平影响正手攻击力。
二、注意手法,一般直拍横拉或打应保持屈腕,击球前,手腕屈,手臂内旋,肘部抬起。击球的瞬间,以肘关节为轴,手臂外旋,向前向上发力。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
三、训练方法,可以先从打学起。找一个反手推球比较好的作陪练,他推你打。效果不错。
四、注意动作正确,刚学应保证动作的正确性,注意积累手感。
一、外在的挥拍
我们知道,挥拍慢,击球力量就不够;挥拍快,球就脱板快而难以摩擦,所以拉球也就只能采取快慢结合的变速方式了。而如何变速,看一下国际上的高水平选手,即可知晓如下了:
1慢起
启动阶段慢速挥拍,以对准来球并为击球的稳定与发力的流畅做好充分的准备。
2快撞
在慢起的基础上直接发力挥拍击球,使得挥拍速度达到整个挥拍高速的八成。
3猛摩
在快撞且球还未脱板前,发力猛然撞摩来球,使得挥拍速度向着高速度冲刺。
二、内在的发力
在完成了外在挥拍方式的分析后,我们即可分析与之配套的发力方式了(这里以正手拉球为例)。我们知道,拉球就是蹬腿、转腰、挥臂的连续动作,但内在的发力又是如何的呢?
1蹬腿
这是人体力量较大的肢体,正好用于带动整个人体从静止态进入加速态以利于将来的挥臂击球--与慢起契合。
2转腰
在蹬腿启动了人体的基础上,腰部的转动可以使挥臂获得更大的加速度,是击球质量的关键点--与快撞契合。
3挥臂
在蹬腿和转腰使得球拍有了较高速度的基础上,发力挥臂击球,可使球获得更高的速度或旋转--与猛摩契合。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双轮驱动乒乓球发球机批发的双蛇体育于2025/4/22 13:15:0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hai.mf1288.com/shuangshe-2857146633.html
上一条:植物克隆育苗值得信赖「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