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打用板头拧还是板身?
您好,相对来说,板头的力臂效果相对更好。能够发挥相当于鞭梢的作用,是力的集中体现。黏贴时,用滚胶棒或小臂来回赶,但不要太用力,否则海绵变形,影响膨胀效果。我们常说将力串到板头,就是这个意思。但拧拉击球时,要完成一个好球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身体迎前参与、击球部位、击球时机、放松与紧张的协调关系,发力方向板型等因素。更重要的还是要用心体会当时的感觉,然后记住这种感觉。
昨天晚上在球馆练正手(我高抛发下旋,在对手回搓长球后,接正手拉),发现总是一板拉不死对手。拍型,从动图上面看有一个压拍型的动作,建议大家注意的是国手在击球瞬间的拍型。感觉力量小,使不出劲(我横打也是这个毛病,无论来球上下旋,力量总是偏小),而且动作僵硬,上台率低。对手推挡后,我接着正手拉,可总是打飞。要么就是拉了几板后感觉被球顶住,特别别扭。哪位大神给些建议,我周末马上就要参加比赛了。
主要是三个问题:
1、正手拉加转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旋转和落点,可以给对方正手位大角度靠近底线,这样对方不好防守,很多球友不愿意给对方正手,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时候给正手大角度,对方反而很难防守,比赛时,也是经常有敢于给对方正手位得分的场面,也就是说,落点要打开,尤其是针对直板,总是给反手,对方直板下意识防一下,上台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是一反一防弧的削球手,他们防护面基本没什么旋转威力,不过防弧胶皮削球飘忽下沉,且不往前走,因此击球时间不宜过晚,要迎前击球,以免漏球。
2、拉完下旋后,对方回球是上旋了,速度较快,所以动作要小,主动迎前打来球上升期,版型前压,如果不调整,还是按照拉下旋的动作去拉上旋,会出现被球顶到或打板边撞飞或拉出界的现象。
3、关键还是练得少,乒乓球不俗hi靠说几句就能改善的,需要不断长期去练习和积累。
要点一:动作幅度小、前臂带动手腕快速发力摩擦 拉出半出台的超转的高吊弧圈球的技术精髓在于前臂和手腕,动作幅度要尽量控制小,加大前臂带动手腕的快速挥动,击球的瞬间进行强烈的制动,从而用的动作来进行快速摩擦,制造强烈的旋转。
因为要拉出半出台,向前的力量一定要控制小,否则球容易出台,大臂不能发力过多,否则弧线容易冒高。
要点二:极薄摩擦,将向前的力降到比较低 要把球摩擦转又半出台,摩擦一定要非常薄,所以在摩擦球的时候,要体会到球拍吸住球,咬住球,去摩擦的感觉。
在球体的表面快速的蹭了一下头皮一样的感觉,这种极薄摩擦,几乎没有主动的向前发力,所以球往前飞行的速度很慢,摩擦的薄了,球在对面球台反弹后会快速的下落。
要点三:拉出的弧线的抛物线要大,但是弧线不能高 乒乓球在强烈上旋的过程中,触碰球台以后会将一部分的旋转转换成为球运行的速度,所以如果球的弧线曲度不够凸起来的话,那么球反弹后,上旋转换成为了球向前飞行的动能,那么也难以控制半出台。
所以拉出来的这个球的曲度要大,但是弧线又不能高,如果能正好过网是相对好的。
要点四:拉球落点要控制的非常好,过网后的落点要离球网近 刚上面说的正好过网的意思就是,虽然高吊的弧线略高弧线曲度大,但是如果我们能控制球,过网后的在对方球台的落点,离球网很近,那么反弹后再向下向前坠落的弧线就可以控制到半出台。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双机头乒乓球发球机公司的双蛇体育于2025/4/7 16:53:4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hai.mf1288.com/shuangshe-2853780434.html